专业代码:081002 二级学科名称:信号与信息处理
一、研究方向及指导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
1.现代信息处理理论及应用
2.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及应用
3.数字音视频系统设计及应用
4.物联网工程及应用
5.数字图像处理及分析
6.视觉模式识别
7.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
8.多媒体信息安全
9.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博士指导教师(信息系名单):郭继昌、苏育挺、庞彦伟、张涛、刘安安、冀中、黄翔东、其他院外校外导师
硕士指导教师(信息系名单):郭继昌、苏育挺、庞彦伟、张涛、刘安安、冀中、黄翔东、褚晶辉、吕卫、张静、何凯、杨爱萍、张淑芳、李岳楠、聂为之、于洁潇、其他院外校外导师
名单持续更新中,更多导师名单请见http://d5gy.517b2b.com/seea/yjsjx/wj/201708/t20170821_297671.htm
二、专业特点
信号与信息处理是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下设的二级学科。本学科是以研究信号与信息的处理为主体,包含信息获取、变换、存储、传输、交换、应用等环节中的信号与信息的处理,是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理论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信息科学的各个领域。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有全国知名的专家教授,并聘有数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为本专业的客座教授。本学科现有专职教师23名(属于电子信息工程系),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6人。
本学科教学设施先进,共设有多个专业方向实验室,其中包括流媒体信息平台实验室,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室、多媒体信息安全实验室、视觉模式识别实验室等,配备有先进的实验仪器、计算机、开发工具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和实验场所。 本学科近年出版了20多部教材和专著,承担大量的国家高科技研究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高科技项目,“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教育部、航天部、信息产业部、石化总公司等部门的攻关项目,年科研经费达到数百万元以上。
三、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
本学科专业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应用数学类(如矩阵论、应用泛函分析等);学科基础类(如数字图像编码、随机数字信号处理等)。选修课程主要包括信息处理类(如统计模式识别、信号检测与分析等),信息通信类(如光纤通信系统、宽带接入技术、数字移动通信等),以及跨学科课程(如数据挖掘、线性控制系统等)。必选课程则是学术交流和学术讲座等。
本学科研究生在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求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学期间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工程实践活动。最终各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均需满足bet365官网电气bet365官网与信息工程学院学位分委会对研究生申请学位达到的成果要求。
四、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
本学科近年来承担参与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等各类50余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各类学术论文近200篇;获省部级科研奖励3项,申请发明专利近200项。在视觉模式识别、多媒体信息处理、音视频处理系统设计、先进信号处理理论、多媒体信息安全等研究领域达到了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五、就业方向
本学科硕士毕业生近年来的就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几个典型方向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四个方向是:电信运营商(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主要从事系统维护和客户应用开发;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商(如华为、中兴、展讯等),主要从事产品信息类产品的研发;国有电子信息类的研究院所(如工信部第三/第四研究所,航天部第二/第五研究所等),主要从事电子信息类专用系统设计;新兴的互联网企业(阿里、百度、京东等),主要从事信息处理类产品的研发和服务。另外,还有部分学生选择攻读博士或出国深造。